目前分類:氣功相關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Fatto Lee11/03/2016 10:58 上午

商業機構推廣冥想目的(提升員工生產力)固然與既有的冥想目的(修行的一部分,以擺脫名利和物慾的束縛)相違。不過,追求經濟利益是否必然是一種束縛?

記得早幾篇論自省的一篇文章,網友曾提及動機論如康德,也只是要求必然把他人當成目的之一即可,而不必然是唯一目的。

同理,固公司目的與冥想原意相違,惟就個別員工而言,他絕對可以視冥想的主要目的為強身健體,而生產力提高只是輔帶影響;或者,就算提升生產力也是員工自身一個目的,他也可以抱此強身健體,甚至是教授提及的心靈上的自由作為更重要的目的。因為一切其實都是目的與手段的問題:假如李嘉誠或者任何富豪(講緊世界級個啲),對於提升生產力並唔係佢地既終極目標,而是透過金錢而幫助最大多數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沒有教授提及的問題的。再以超級富豪的生活作息為例,不少新進富豪都有平衡的生活節奏,或者大家都知道李嘉誠的生活作息,假如佢地都係以賺錢為最高目的,相信難以維持,他們必定在其中找到樂趣,而作為內在動力(Motivation)。所以,聲稱的原意是一個絕對化簡單化的商業機構的statement,其中運作大可不必相違。

而商業機構的運作固不會因員工多作冥想而有所改變,但商業機構的這個舉動,本身可以就是反映運作模式(壓力的工作環境)改變的一個舉措。

回覆刪除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中華茶文化與中國佛教的淵源至深。茶與佛教禪定的聯姻,實乃基於茶對禪定攝心入定的輔助作用,其功在裨益,並非不可或缺。禪定分為四禪八定,乃漸次而進;禪宗為直指人心,系圓頓法門,故禪非定相,佛非坐臥。茶由禪興,由禪定飲茶到茶事融入宗門規式,乃至趙州三稱「吃茶去」的以「茶」作為妙傳心印的載體,茶與佛教的結緣,已然走過了一條由茶事融於佛事,到茶風與禪風合一的心路歷程。這一歷程的完成便是「茶禪一味」理念的正式提出。「茶禪一味」之茶乃即禪即茶,即茶即禪。以茶喻禪時,茶禪不二,乃至以任何一物喻禪時,物禪不二。

關鍵詞:茶、禪、禪定、禪宗、禪非定相、茶禪一味 --------------------------------------------------------------------------------

ADVERTISEMENT

中華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茶由禪興,由禪賦於茶無比深邃的精神內涵,遂使世出世間的飲茶活動升華為茶道。超佛越祖的禪,出現於東方的中國,而禪文化的研究則成為今日國際性的課題,由禪道催生的茶道源出於中國,爾後舶入日本,蔚成茶禪一體的日本茶道,流風所及,演變成今日韓國的茶禮和我國台灣的茶藝。

追本溯源,飲茶之風的出現與盛行,原本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在一定的程度上,茶文化由佛教催生和推廣,而茶與佛教禪定發生關聯,則是禪定藉助於茶的物質屬性中有益於禪定的一面。至於茶與宗門禪的接軌,並進而演繹為「茶禪一味」的理念,則源自宗門禪提倡的「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的宗旨和禪者會道之後,巧施機鋒,妙傳心印的自性流露。茶味禪味,味味一味,茶禪一味,原本如斯。 一、茶與禪定

茶與禪定的聯姻,是禪定藉助了茶的物質屬性中有益於人攝心入定的一面。這裡所指的禪定之禪不是禪宗之禪,禪定分為四禪八定,是漸次法;而禪宗是達摩祖師所傳,乃祖師禪,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圓頓法門,不是一步步走的漸次法①。禪定之禪是天竺語,「具雲禪那,翻雲思維修,亦云靜慮,皆是定慧之通稱也。」②《大乘義章十三》曰:「禪定者,別名不同,略有七種。一名禪。二名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曰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舍。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概而言之,禪定之禪,大抵有三種禪——世間禪,出世禪、出世間上上禪;四禪——色界四天之四禪定;五種禪——四念處,八背舍,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九種大禪(即出世間上上禪)——自性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凈凈禪.凡此種種,立名別相,同中有異,一可成萬。異納於同,止是一定。或以定之緣境,為分齊之差,或以定之程度,為等次之別。如修「止現」者之「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各應根機不同,以適為宜。「瑜伽」諸多觀行,循其相應而任抉擇。又如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依中觀法行而定「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兩宗。方便雖多,歸元無二,既不散亂,又不昏沉,定心澄止,則諸異名別意,同屬禪定範疇③。

ADVERTISEMENT

整個佛教修行,強調「戒定慧」三學為綱要,以「修行第一」為首倡,指示由聞思修入戒定慧為修學通途,一切為修而學,而又學修並重,成就自行化他圓滿普度之佛事業。所述一切六度萬行,無般若智慧統攝,則如以盲引盲,所謂「六度如盲,般若作眼」,而「無漏清凈慧,皆從禪定生」④,故佛教之「修行第一」則自然以禪定為具體表征。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引用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File:%E9%9D%9C%E5%9D%90%E7%BE%85%E6%BC%A2%E8%AB%BE%E7%9F%A9%E7%BE%85%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見的 觀念>

八正道是學人在行為威儀.

依教奉行.依法奉行的依止.

但如還在有<有個我>在奉行八正道階段時..

此八正道仍屬微細的識用.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敬 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勝妙正法及聖僧伽。

一、聲聞修或不修緣起佛理?
聲聞:聲聞弟子稱為「受渡者」他們必須受到佛陀之助才能覺悟。
所以是受到佛陀教導佛理才能覺悟。要修緣起。

二、緣覺聞或不聞四聖諦、八正道?
辟支佛,亦稱緣覺,佛滅後靠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者。
之所以能稱佛就是在無佛時 自修自證。 不可能聲聞四聖諦、八正道。因無處 可聽聞 。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止觀即是定、慧兩種修行法門:
1.止:是修禪定,亦即訓練內心的專注力,並扶助一些粗煩惱,不單是佛教,各種宗教都有修止的方法,包括祈禱、念佛、數息法、持咒、誦經、禪坐等,認真練習,都可有一定效果。
2.觀:觀是觀照的智慧,這是佛教獨有的特色,不與其他宗教所共。有了定的功夫,在出定後,繼續對內在的身心或或外在事物作微細的觀察,以了解身心及宇宙的本質,由此解脫煩惱與輪迴之苦。修觀的方法亦有多種,包括五陰、十二入、四界、四諦、十二因緣等
二、靜坐是修行者經常採用的方法,透過靜坐,配合念佛、數息等修行禪定,亦可進一步修行觀慧。
三、佛教的修行法門有多種,在行住坐臥、舉手頭足、一呼一吸之間,隨時隨地都可修行,因此除了靜坐之外,尚有行禪、立禪、臥禪、生活禪、非靜坐時的念佛、持咒等多種修行方法。

本文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606000015KK05617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定所見之異象是真相還是假相?==============================是自性起妄念假相 如來說禪 本意是覺自性起禪 本無境界 不覺自性起禪 顛倒貪求境界 都成五十陰魔玩弄的對象 楞嚴經 五十陰魔 都是 禪中妄想 以為其本 給您參考 色陰魔~觀其所由 堅固妄想 以為其本受陰魔~觀其所由 虛明妄想 以為其本想陰魔~觀其所由 融通妄想 以為其本行陰魔~觀其所由 幽隱妄想 以為其本識陰魔~觀其所由 罔象虛無 顛倒妄想 以為其本

本文來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11000015KK00910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的食物不同、因每個人的體質也許在身體反映上會有些變化、可選擇的餐廳變少不是困擾、是對行者的一種能否堅持的考驗。

人生的煩惱不一定什麼時候發生、因緣具足自然會產生、即使不吃素一樣會有煩惱。人很難一生無事順境、障礙總是隨緣現前克服就好。

本文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521230444AAY2Rcd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吸!!大家天天都在做這件事
但很少人會去發現呼吸做對了,對我們還有什麼幫助及好處
如果我們呼吸時,可以運用小太陽呼吸法(也就是腹式呼吸)
這樣的方式其實可以讓我們吸進更多、更充足的氧氣,
因為我們都知道身體需要的含氧量要很高,但我們總是沒有辦法
吸進足夠的氧氣讓身體可以運作。

我都是利用上班的空檔,例如:排隊、等車,任何有空時我都會
練習小太陽呼吸法,任何地方只要我想到了,就會用這個呼吸。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您好 ! 定是專一、專心,最好有專人指導將心置於一處,長久深化練習,不期才可機會[入定],請多多指教。

文章出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819041236AARzq0U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上乘論
坐禪時
或見一切善惡境界
或入青黃赤白諸三昧
或見身出大光明
或見如來身相
或見種種變化
但知攝心莫著
並皆是空妄想之見也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正覺同修會的義工都是自願的,還是立於智慧與慈悲的自願力,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一股悲憫眾生的大動力。教導我們不可思議真實了議佛法的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教師菩薩與助教老師、上課在櫃台行政的菩薩、書局菩薩、禪一、禪三護持菩薩、各分組菩薩等等也都是義工。真正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護持正法、一股悲憫眾生的大動力。

佛教正覺同修會的課程為一律免費。

禪靜班上課也要一定時間[末學記得是上課一年後],才能有參加會員的資格,至於要不要參加會員也是自由決擇。要不要當義工也是自由決擇,沒有任何強迫,只是在佛教正覺同修會當義工是大家要搶著做,想參加者也不一定有辦法參加。

佛教正覺同修會是最自由的菩薩道場,來者歡迎之至,去者不追,畢竟要不要來成就自己的佛菩提道還是樓主您、網友您自己的事情;畢竟當無智離開菩薩道場還是無知之人自己去自行承擔成就道業的緩慢乃至退轉。

//
文章標籤

barness38g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